應急管理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國科協、中國地震局聯合印發意見 加強新時代防震減災科普工作
來源:中國日報網 時間:2018-07-30 19:23
中國日報7月28日電 7月25日,應急管理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國科協、中國地震局聯合印發了《加強新時代防震減災科普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5年,建成政府推動、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防震減災科普工作格局,實現防震減災科普創新化、協同化、社會化、精準化,防震減災科普主題更加突出,防震減災科普產品更加豐富,防震減災科普能力大幅提升,防震減災科普工作機制更加健全。
《意見》指出,加強防震減災科普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現實需求,是更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支撐。
《意見》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普及防震減災科學技術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培育減災文化、增強應對重大地震災害風險的社會動員能力,提升公眾防震減災科學素質和參與防震減災活動的意識和主動性以及應急避險技能,更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意見》要求,要大力提高科普作品供給能力,實施防震減災科普精品創作計劃,打造一批集科學性、權威性、趣味性于一體的高品質科普精品,強化防震減災科普陣地建設,提高防震減災科普服務能力和水平;要推進防震減災科普“互聯網+”,提升防震減災科普傳播方式現代化水平,拓展社會公眾參與、互動、體驗渠道,創新活動手段,豐富活動內容,擴大活動的影響力和覆蓋面,營造全社會參與防震減災科普活動的濃厚氛圍;要著力構建防震減災科普新格局,加強部門在作品創作、資源共享、師資培訓、重大活動等方面密切合作,研究制定和完善社會力量參與防震減災科普的相關政策、標準和準則,搭建協調服務平臺,加大政府購買防震減災科普服務力度,挖掘社會資源和市場主體潛力,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防震減災科普活動,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實力的防震減災科普企業,形成防震減災科普產業鏈;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政策保障,整合人才資源,加強防震減災科普工作保障。
(轉載自:中國日報網 責任編輯:左帆)
- 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會同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調撥中央救災物資 支持四川、甘肅、遼寧等地做好受災群眾安置救助工作 07-04
- 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緊急調撥中央救災物資支持河南、湖北等地做好受災群眾安置救助工作 07-02
- 財政部、應急管理部再次緊急預撥1.4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 支持貴州、湖南做好受災群眾救助工作 07-01
- 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緊急預撥3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 重點支持湘粵渝黔鄂等7?。ㄊ校┳龊煤闈车刭|災害應急搶險救災工作 06-24
- 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會同國 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緊急調撥8萬余件中央救災物資 支持湖南省做好嚴重洪澇災害救災救助工作 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