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減災動態
?

環境保護部通報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情況

來源:經濟日報 時間:2017-03-31 14:32

【 字體:【 打印本頁 】

環保部通報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情況
——京津冀及周邊多地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不實不嚴


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千篇一律;照抄照搬其他地區預案,正式印發的文件中,甚至還出現其他區縣地名單位;將“僵尸企業”或停產狀態企業納入應急停限產名單……環保部今天通報的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情況中,廊坊市固安縣、唐山市蘆臺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規劃建設管理局因此被點名。


2月15日至3月18日,環保部會同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等6?。ㄊ校?,組成18個督查組,共計260余人,對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廊坊、保定、唐山、邯鄲、邢臺、滄州、衡水,山西省太原、臨汾,山東省濟南、德州,河南省鄭州、鶴壁、焦作、安陽等18個重點城市,開展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督查中堅持督政與督企相結合,將督查重點放在區縣一級,突出向基層傳導壓力,采取部長巡查、走訪問詢、現場抽查、夜查暗查等方式,走訪、檢查單位和企業8500余家,發現存在問題的單位企業有3119家。


督查發現,京津冀及周邊多地存在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不實不嚴不落地問題。有地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沒有按要求及時修訂調整,衡水市各區縣、相關部門沿用2014年應急預案要求,太原市古交市和清徐縣沿用2013年的應急預案。


其次,部分大氣污染治理措施任務沒有落實。主要包括:


一是燃煤鍋爐“清零”任務未完成。多數地區仍在使用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有的地區監管不嚴,小鍋爐未入臺賬或清零不徹底。保定市有20個縣(市、區)尚未完成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清零任務。


二是“散亂污”企業整治緩慢。部分地區“散亂污”企業底數不清,整治力度不夠,淘汰取締不到位。北京市近郊城中村、城鄉接合部、遠郊村“散亂污”企業環境違法問題突出。石家莊市存在大量小型制造企業,基本無治理設施,冒黑煙、無組織排放比較嚴重。邢臺市寧晉縣河渠鎮兩個村范圍內存在80余家食品加工企業,大多采用單段煤氣發生爐,沒有廢氣處理設施。鶴壁市多家“小散亂污”清單內的碎石加工點、采石場、小水泥等企業未取締到位。


三是落實“錯峰生產”要求不到位。天津市工信委落實錯峰生產動作慢,直至2016年10月下旬才下達水泥、鑄造、磚瓦窯行業“錯峰生產”工作方案;津南區納入“錯峰生產”企業名單的34家鑄造企業中有17家從未實施“錯峰生產”。濟南市部分區縣未將水泥粉磨站、鑄造等企業納入錯峰生產名單。


四是燃燒散煤管控力度亟待加大。天津市薊州區、靜海區未完成散煤替代任務;市建委未完成煤改電任務。


環保部通報稱,將緊盯問題不放,督促地方抓好整改落實,并計劃從4月開始,組織機動性督查隊伍,繼續加強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治理工作情況的監督檢查。(記者 曹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