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減災動態
?

氣象局著力推進氣象預報業務關鍵技術發展

來源:氣象局網站 時間:2016-09-29 06:57

【 字體:【 打印本頁 】

中國氣象局著力推進氣象預報業務關鍵技術發展
提高預報預測精準化能力


近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了解到,從2017年開始,中國氣象局將圍繞發展災害性天氣預報、強對流天氣短時臨近預警等氣象預報業務關鍵技術6大方向,聚集優質資源,培養骨干隊伍,力爭到2020年縮小我國氣象預報業務關鍵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提升骨干預報員隊伍的科學素養,不斷提高預報預測精準化能力。


按照《現代氣象預報業務發展規劃(2016-2020年)》,圍繞突破災害性天氣氣候可預報性的技術瓶頸問題,中國氣象局提出了將在未來4年重點推進6個方向的氣象預報業務關鍵技術發展,努力在部分領域實現突破。


發展災害性天氣預報關鍵技術共包括兩項重點任務,提升暖區暴雨和局地突發性暴雨預報能力,分析全國不同季節、不同地區、不同地形背景下暖區暴雨的形成機制和關鍵預報因子;全面評估國內外各類全球模式和區域高分辨率模式以及各類集合預報對暖區暴雨和局地突發性暴雨的預報性能等;提高臺風強度和風雨精細化預報水平,著力研究登陸臺風的精細化風雨預報技術,近海臺風強度突變的業務(概率)預報技術,臺風生成潛勢(概率)預報方法,完善臺風預報業務技術方法和業務流程。


在發展多源觀測資料快速融合分析技術與強對流天氣短時臨近預警關鍵技術方面,中國氣象局將著力發展基于集合預報和高分辨率數值模式產品的分類強天氣概率預報技術;建立我國多源資料快速更新融合三維格點分析場;發展各類強對流天氣(短時強降水、雷暴、對流性大風、冰雹、龍卷等)自動識別和報警的實時監測和臨近預警技術,發展分類強對流天氣自動追蹤、外推與人機交互相結合的臨近(0-2小時)預報預警技術等。


此外,發展格點預報融合和訂正關鍵技術、發展11天到30天延伸期客觀定量預報關鍵技術、發展月季年客觀預測關鍵技術、發展預報業務檢驗評估關鍵技術也被列為重點突破方向。


據了解,這些關鍵技術將依托預報業務關鍵技術發展專項來實施推動,研發成果由國家級天氣和氣候業務試驗平臺(TESTBED)組織業務試驗并通過準入評估后投入業務應用。參與該項目的成員主要由國家級和省級首席預報員、業務一線骨干預報員以及科研單位、高校相關領域科研人員組成。團隊成員每年參與集中研發的時間不少于三個月。(記者 張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