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減災動態
?

第十屆氣象災害預警服務部際聯絡員會議召開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時間:2016-09-20 14:49

【 字體:【 打印本頁 】

   9月20日,第十屆氣象災害預警服務部際聯絡員會議在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召開。來自國務院應急辦、民政部、國土資源部、環保部、交通運輸部、農業部、林業局、保監會等29個部委的30余名部際聯絡員及中國氣象局相關單位人員以森林防火為主題,圍繞氣象災害防御的需求和下一步工作等展開廣泛的交流與研討。


   “林業、氣象兩部門的合作時間最長、領域最寬、最為深入,始于1987年5月撲救黑龍江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期間。當時條件有限,火場信息不能第一時間報送到原林業部防火辦,那時氣象部門及時提供了火場氣象衛星監測圖像,為撲救發揮了重要作用?!睂τ跉庀?、林業兩部門的長期合作,國家林業局防火辦預警處處長曹森說,“之后,林業、氣象兩部門在森林防火領域的合作不斷拓展和加深。目前,各級防火部門與氣象部門大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機制,氣象部門也為森林防火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減少森林火災發生、降低火災損失做了很大的貢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span>

  

   此外,與會各位聯絡員和代表針對做好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服務、推進聯絡員會議制度更好地發揮成效、強化部門預警應急聯動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

  

   記者在會議上了解到,中國氣象局和各部委積極推動落實第九屆聯絡員會議提出建議。其中,氣象部門與保監會加強農業保險合作,截至目前,20多個?。ㄗ灾螀^、直轄市)氣象局積極與保險部門開展合作;中國氣象局與農業部聯合開展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共同服務于國家糧食安全及重要農產品供給,并簽署數據與產品共享協議,共同推進氣象為農服務工作;中國氣象局與水利部聯合發布山洪災害氣象預警,并首次在央視《新聞聯播·天氣預報》節目中發布;中國氣象局參與《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編制,加快暴雨強度公式制修訂進度,發展城市通風廊道規劃設計技術,開展城市內澇風險預警示范建設;國家級和部分省級氣象部門針對覆冰、風偏、雷擊等電力氣象災害開展了風險預警服務;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國家應急廣播中心研制開發了預警信息自動適配播發系統,已上線試運行,并實現了與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的數據對接。

  

   會議期間,各部委的部際聯絡員及代表觀摩了大興安嶺地區森林防火指揮部組織的應急撲救訓練,參觀了氣象應急、人工影響天氣及林業航空撲救裝備,考察了大興安嶺氣象部門業務服務系統及觀測站建設。

  

   據悉,自2010年建立氣象災害預警服務部際聯絡員會議制度以來,氣象部門先后與民政、國土資源、交通運輸、水利、農業、衛生、安全監管、林業、旅游、電力等多個部門簽署了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