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減災動態
?

中國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二級應急響應

來源:氣象局網站 時間:2016-07-04 08:36

【 字體:【 打印本頁 】

從6月30日起,湖北、安徽、江蘇等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截至7月3日10時,湖北中東部、安徽東南部、江蘇中南部以及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出現100毫米至300毫米降水,湖北、安徽部分地區降雨量超過400毫米。7月1日晚,湖北武漢新洲舉水河發生潰口,萬人連夜轉移;當天,安徽巢湖大閘湖決堤,官兵扛運沙袋堵住管涌3處、封堵決口50米……7月1日18時30分,中國氣象局將6月30日18時啟動的重大氣象災害(暴雨)三級應急響應提升為二級,相關地區氣象部門隨即調整應急響應級別。截至7月3日16時記者發稿時,湖北、安徽、江蘇、貴州省氣象局處于暴雨二級應急響應,湖南啟動三級應急響應,江西啟動四級應急響應,各級氣象部門全力投入到強降雨監測預報預警服務中。


面對此次強降雨,中央氣象臺于6月30日發布今年首個暴雨橙色預警。中國氣象局黨組高度重視,局領導多次參加強降水預報專題加密會商,并與安徽、湖北省氣象局連線,要求及時和省委、省政府以及防總保持聯系,加強防汛抗災氣象服務的針對性。7月3日上午,在全國早間天氣會商結束后,中國氣象局通過視頻會商系統向各地氣象部門傳達國家防總《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防汛抗洪工作的通知》精神,再次部署,強調要提高對當前防汛抗災嚴峻形勢的認識,特別要關注降雨的影響,提高強降雨落區、時段預報的精準性,有針對性地做好防汛氣象服務。


雨情就是命令。在二級應急響應啟動后,中國氣象局在繼續開展“風云二號”F星區域加密觀測的同時,第一時間啟動降雨區7個高空氣象觀測站的高空加密觀測,并發布監控短信約4800人次,做好各類氣象探測設備監控運維;中央氣象臺加強滾動預報,多次組織召開江漢、江淮地區強降水預報專題加密會商;國家氣候中心延長夜間值班時間,強化對日降水量和累計降水量極端事件的監測。中國氣象局向國辦滾動報送此次暴雨過程實時雨情和24小時內12小時間隔預報,并根據需要及時向相關部門提供預報信息。截至7月2日18時,8期國家級預警信息、1802條各省預警信息通過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發出。


在湖北,自6月29日副省長任振鶴赴湖北省氣象局指導汛期服務工作以來,省委、省政府及長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長江水利委員會、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和氣象部門緊緊擰成一股繩,應對三峽1號、2號洪峰。省氣象局每天至少4次滾動向省委、省政府報送降水實況及后期預報信息,全省各級氣象部門加密面向當地黨委、政府的降水實況、滾動精細化天氣預報服務。7月1日,湖北全省發布紅色預警169條。在降雨破紀錄的麻城市,氣象部門預報7月2日至7月4日還將有大暴雨,而水庫泄水速度遠遠跟不上蓄水速度。得知這一重要信息后,武警水電七支隊150人在1日連夜趕到水庫,處理大堤漏洞,并放500公斤炸藥,對泄洪槽進行擴挖加深,把部分無法開挖的鋼筋混凝土炸掉,降低水庫水位。


在安徽,雨情、汛情牽動省委、省政府及中國氣象局。6月30日,安徽省副省長方春明赴宣城市檢查指導防汛搶險救災工作。7月1日晚,鄭國光致電省氣象局,要求密切監視天氣變化。省氣象局當晚立即要求六安、馬鞍山等市氣象局主要負責人靠前指揮,兩個檢查組在次日上午分別奔赴六安、廬江等受災較重地區指導工作,隨后又派出檢查組前往宣城。正是在嚴密的雨情監測預報下,7月1日,省防指發出《關于限時做好東大圩蓄洪區運用工作的緊急通知》,服刑人員、工作人員及相關物資全部提前安全轉移。當晚23時20分,白湖監獄管理分局東大圩開閘蓄洪。根據氣象預報,雨帶來回擺動,安徽面臨長江淮河雙線作戰、外洪內澇兩面夾擊的局面,3日6時王家壩上漲速度明顯加快。而此時,預報員已繃緊神經,實時進行分析和研判;省防汛力量也已到位,對超警戒水位河道、超汛限水位水庫24小時巡查。


在江蘇,省氣象臺于7月1日10時發布暴雨預警和大風警報,當天16時再度提醒“沿江和江淮之間地區暴雨到大暴雨,江淮之間風力5級至6級,陣風7級”。2日5時和10時發布暴雨警報“沿江和江淮之間南部地區可達暴雨”。在向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協等有關部門發送重要天氣報告的同時,省氣象局通過微博24小時實時滾動更新暴雨天氣過程信息,還為電力交通部門提供專業氣象服務。


“確保湖南不出現大的災情,平穩度過這次強降雨過程?!边@是湖南省氣象局黨組對全省氣象部門的要求。2日20時許,省氣象臺進行加密天氣會商,進一步研判強降雨天氣。6月30日20時至7月3日11時,湖南氣象部門共發布暴雨、雷電預警信息89次,覆蓋范圍達140縣次,接收預警信息人數約35萬人次。受降雨影響,常德澧縣15戶27間房屋倒塌,750人在此前緊急轉移。


中央氣象臺監測數據顯示,6月30日至7月3日8時,降雨200毫米以上的面積約6萬平方公里。其中,湖北東部、安徽中部及河南信陽、江蘇南京和常州、廣西防城港等局地降雨量達300毫米至500毫米,湖北紅安縣北部局地803毫米、南部局地624毫米,6縣(市)日降雨量突破歷史紀錄。綜合評估顯示,此次降雨為入汛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最強降雨過程。受強降雨影響,長江2號洪峰在長江中下游干流形成。


中央氣象臺預計,5日起強降雨中心將北臺至黃淮中南部至江淮北部,屆時,淮河流域防汛壓力增大,建議公眾遠離山區、河谷、低洼地區,當地防汛部門密切關注雨情、汛情變化。(孫楠 李一鵬 王兵 李宜靜 汪應瓊 劉婷婷 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