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減災動態
?

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甘霖-Ⅰ”首飛成功

來源:氣象局網站 時間:2021-01-08 11:00

【 字體:【 打印本頁 】

1月6日,中國氣象局、甘肅省政府在金昌金川機場聯合舉行“甘霖-Ⅰ”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首飛儀式。15時30分許,無人機起飛。起飛后,地面控制系統顯示,無人機防除冰、大氣探測、催化劑播撒等功能正常,系統穩定,性能滿足項目要求。隨著無人機平穩著陸,首飛圓滿成功。

據了解,與目前人工增雨(雪)主要方式——地面發射增雨火箭彈、燃燒地面煙爐和有人機播撒增雨催化劑等相比,無人機增雨(雪)具有機動性好、作業時間長、安全風險低、執行效率高、機載數據可實時傳輸等特點,可解決目前人工增雨(雪)作業成本高、作業時空受安全限制多、作業手段單一、作業方式立體化程度不夠等一系列問題。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余勇表示,利用大型無人機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填補了國內大型無人機人工增雨(雪)的空白,標志著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能力明顯提升,對服務保障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支撐作用。此次大型無人機增雨(雪)試驗的成功,將不僅提高人工增雨(雪)作業效率,還能使西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工程的效益得到進一步發揮,并在全國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近年來,甘肅先后在祁連山區開展了一系列人工增雨(雪)試驗研究項目。試驗研究表明:處于青藏高原北緣的祁連山地區云水資源豐富,平均每年水汽輸入量約為885.4億立方米。但在自然條件下,空中水資源轉化為降水的比例還不到15%。如果在祁連山地區實施人工增雨(雪)作業,理論上最多每年可增加15%降水量,云水資源開發潛力比較客觀。根據預估,祁連山區人工增雨(雪)增加10%時,河西地區綜合效益可提高5.3%;增雨(雪)增加20%時,河西走廊各流域綜合效益提高12.5%。

下一步,中國氣象局與甘肅省政府將進一步加強合作,將大型無人機人工影響天氣綜合應用系統納入“十四五”人工影響天氣發展規劃中。(倪永強 于仕琪)

責任編輯:姚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