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檢驗氣象防災減災聯動機制成效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時間:2018-03-02 15:41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靈玲
2月28日,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灑落吉林,這是去年入冬以來吉林省遭遇最大的一場降雪,且正值春運,對惡劣天氣的聯動應對考驗吉林省氣象災害防御機制的成效。
在氣象部門發出重要氣象報告和暴雪黃色預警后,相關部門迅速行動起來。集安的蔬菜大棚,在雪還未降時就“穿”上厚厚的棉衣防寒防雪。長春市交警支隊適時啟動一級雪后應急響應,出動近2000名警力、300臺巡邏車,無間歇、無死角地保障市民保障交通安全。長春熱力集團按照區域組建了23支搶險隊,配備了36臺大型搶險車輛,確保市區的供熱穩定。長春火車站組成12組、156人的“除雪大隊”按照分工分別到道岔間、站臺上、旅客上下樓梯臺階清理積雪。長春機場除冰雪預案等級由藍色提升到為黃色等級,大面積航班延誤預案由黃色提升至藍色等級。長春多個有農村郊區線路校車的學校安排3月1日停課……
與之前相比,吉林公眾普遍感覺到這次預報更準確,預警更提前,清雪更及時,大家應對起來也更從容。一位長春廣播電視臺的記者在朋友圈感慨,一場預報為暴雪級別的降雪后,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雪后路見本色,出行不擁堵,道路順暢……
這場暴雪部門聯動應對的背后,是吉林省氣象防災減災機制的不斷完善。自2013年成立吉林省氣象災害防御指揮部以來,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和氣候服務能力大幅增強,在防汛抗洪、農業抗旱和生態建設等防災減災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首先是加強政府主導,部門聯動,深化專業合作,吉林省氣象局與14個部門開展合作,提升氣象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其次以省會長春為核心,提高城市氣象災害預警水平,提升城市安全運行氣象服務、城市規劃氣候服務能力;再次通過完善預警信息網格化管理,消除信息孤島,實現信息共享,提升農村氣象服務能力,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氣象防災減災,很難一蹴而就。暴雪席卷而過,也檢驗了氣象防災減災機制的成效,而防災減災的效果是衡量氣象服務能力現代化的標尺之一。
(轉載自:中國氣象局網站 責任編輯:崔惠子)
- 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會同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調撥中央救災物資 支持四川、甘肅、遼寧等地做好受災群眾安置救助工作 07-04
- 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緊急調撥中央救災物資支持河南、湖北等地做好受災群眾安置救助工作 07-02
- 財政部、應急管理部再次緊急預撥1.4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 支持貴州、湖南做好受災群眾救助工作 07-01
- 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緊急預撥3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 重點支持湘粵渝黔鄂等7?。ㄊ校┳龊煤闈车刭|災害應急搶險救災工作 06-24
- 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會同國 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緊急調撥8萬余件中央救災物資 支持湖南省做好嚴重洪澇災害救災救助工作 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