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減災動態
?

金沙江干流突發山體滑坡 測繪應急保障及時有力

來源:中國測繪報 時間:2018-10-17 15:09

【 字體:【 打印本頁 】

10月11日凌晨,金沙江流經的川藏交界處西藏昌都市江達縣波羅鄉寧巴村發生山體滑坡,造成斷流,形成堰塞湖,危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要求全力以赴救災減災。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和自然資源部關于盡快獲取災區影像的部署,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籌)、西藏測繪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緊急組織開展應急測繪保障工作,及時提供了災前災后地理信息,為搶險救災提供了科學依據。

針對滑坡區域復雜的地形與惡劣的氣候條件,四川局快速制定了應急航攝方案,11日上午立即集結隊伍,安排無人機分隊攜3架無人機、2套高性能圖形工作站和影像快速處理系統等專業裝備,緊急趕赴滑坡現場開展應急保障工作。當天晚上,四川局有關負責人參加了省政府金沙江干流山體滑坡應急工作會議。

12日上午,四川局召開金沙江干流山體滑坡應急測繪地理信息保障工作部署會,傳達省政府金沙江干流山體滑坡應急工作會議精神,研判當前工作形勢,研究部署下一步無人機影像獲取與處理、應急專題地圖制作、應急測繪成果提供、災情評估等工作。按照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要求,四川局有關人員赴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對接應急保障工作,并及時將省測繪應急指揮平臺部署到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會商室,安排測繪專業技術人員現場辦公,為應急處置工作提供地理信息技術支撐。下午,四川局將編制完成的金沙江滑坡救災應急專題圖、甘孜藏族自治州行政區劃圖和金沙江山體滑坡災前影像圖提供給前線指揮部。

測繪無人機分隊晝夜兼程,于12日下午抵達金沙江滑坡災害現場。無人機在滑坡災害點附近起飛,獲取了堰塞體上下游分辨率為0.16米的影像數據11平方千米,并現場對數據進行快速處理。21時20分,金沙江堰塞湖第一張災后無人機影像圖制作完成,并通過測繪專網傳輸至自然資源部和四川省政府前線指揮部。22時,金沙江堰塞湖災前帶狀影像圖(巴塘縣、得榮縣、白玉縣)編制完成,并通過測繪專網傳輸至自然資源部。

13日上午,四川局第一時間將制作完成的金沙江堰塞湖三維模型和災前災后影像對比圖傳輸至自然資源部,并為省減災委、交通廳提供了金沙江堰塞湖應急影像,用于打通交通便道和災害風險評估。下午,四川局與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學的專家,根據最新高分辨率金沙江堰塞湖應急影像圖、災前災后影像和數字高程模型等數據資料,共同研判分析滑坡后緣不穩定體二次垮塌可能性,提出工作建議。當晚,技術人員編制完成金沙江沿江帶狀影像圖、帶狀矢量專題圖并提供使用,為開展地質災害排查提供了數據支撐。無人機分隊還向武警水電部隊提供了堰塞湖災后無人機應急影像圖。

14日,四川局與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牽頭,聯合省政府應急辦、省減災委及水利、交通、國土、氣象等部門和成都理工大學的專家,會商形成《關于應對10·11金沙江白格滑坡堰塞湖災害的建議》,提供給省級部門和地方政府。19時,測繪無人機分隊抓住時機,克服高原高寒風大等不利條件,在距離金沙江山體滑坡災害點約5千米的生公村再次起飛無人機,對金沙江山體滑坡堰塞湖及上下游約4千米帶狀區域進行持續監測,成功獲取0.16米分辨率無人機影像12平方千米。

災情發生后,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立刻啟動應急預案。11日,基于自主研發的應急快速制圖系統,編制了《青海省衛星影像圖》《甘肅省衛星影像圖》《江達縣波羅鄉寧巴村山體滑坡災前影像圖》《昌都市江達縣地圖》等地圖,并傳至國務院辦公廳及自然資源部;12日,利用最新獲取的無人機影像數據,制作完成《江達縣山體滑坡災前災后影像對比圖》;13日,完成金沙江3D模型制作;15日,基于無人機航拍的金沙江監測影像圖制作完成。上述地圖均提交自然資源部。

與此同時,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籌)及時協調各類衛星拍攝災后影像,并緊急制作了高分二號、資源三號、高景一號災前數據,于12日報送自然資源部。13日,接收到高分二號和高分三號新拍攝的影像后,技術人員立即開展處理工作,并通過網絡傳送給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和西藏自治區測繪局,還傳送了西藏昌都江達縣、貢覺縣、芒康縣,四川石渠縣、德格縣、白玉縣、得榮縣,云南德欽縣等地的610景災前數據。14日,將接收到的高分一號、北京二號、吉林一號衛星影像數據全部推送,相關圖件成果于15日上午報送自然資源部。為暢通信息渠道,中心還在自然資源衛星影像云服務平臺上持續發布了一系列災后影像數據,供相關機構下載使用。

西藏測繪局也在第一時間成立應急保障小組,對無人機和其他測繪設備進行了檢查調試,進入24小時待命狀態。西藏測繪院對現有影像數據進行加工生產,并協調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和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獲取了災前影像圖、災后影像圖和災前災后影像對比圖,以最快速度上報西藏自治區應急指揮部和前線指揮部,同時打印9幅該區域專題地圖,提供給自治區應急指揮部和應急辦,以備后期之需。(樊莉 汪燕 徐紅 周興霞 孫文洲 韓麗華 王清霞)

(轉載自:自然資源部網站責任編輯:楊天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