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減災動態
?

堅定信心 改革創新 加快推進地震預報業務現代化

來源:中國地震局監測預報司 時間:2018-12-07 14:33

【 字體:【 打印本頁 】

1544099207275.jpg

12月6日, 鄭國光出席2019年度全國地震趨勢會商會并講話。

12月5日至6日,2019年度全國地震趨勢會商會在京召開。應急管理部副部長、中國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國光出席會議并講話。黨組成員、副局長陰朝民出席會議。

鄭國光指出,地震預報業務要有大進步,一要創新體制機制,持之以恒夯實地震監測基礎,完善震情會商機制,進一步加大震情會商開放力度,積極探索開展地震風險預報,全面推進地震監測預報業務體制改革落地見效。二要依靠科技創新,持之以恒推進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實施地震科學聯合基金,建設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不斷夯實地震預報業務理論基礎。

鄭國光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加重視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就防災減災救災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等新理念新戰略新要求。今年10月10日,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圍繞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全面闡述了自然災害防治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重點任務。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做好新時代防震減災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面對我國復雜嚴峻的震情災情形勢,我們必須從思想上高度警惕,強化震情跟蹤研判,及時把措施部署到位、落實到位,切實做到有備無患,力爭取得減災實效。同時,要清醒認識業務中的短板,夯實基礎,推進地震預報業務改革向縱深發展,切實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

鄭國光要求,要進一步開拓創新,以標準化建設為抓手,強化地震監測規范化管理,穩步夯實地震監測基礎;以預報會商機制改革為重點,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逐步提高地震預報的科學性、時效性;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力,強化地震預報業務能力建設,全力以赴推進地震預報業務現代化。

(轉載自:中國地震局網站  責任編輯: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