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減災動態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應急管理干部隊伍

來源:應急管理部辦公廳 時間:2018-12-03 22:00

【 字體:【 打印本頁 】

黃明在應急管理部黨組會議和部長辦公會議上強調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應急管理干部隊伍

12月3日,應急管理部黨組書記、副部長黃明主持召開黨組會議和部長辦公會議,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貫徹中央紀委關于嚴肅整治領導干部利用名貴特產類特殊資源謀取私利問題有關要求,研究進一步加強安全監管措施等。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嚴把德才標準,堅持公正用人,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馳而不息糾正“四風”,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應急管理干部隊伍。

會議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深刻闡述了加強高素質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對嚴明吏治提出了明確要求,為做好新時代黨的干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入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堅持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加強應急管理干部隊伍和各級領導班子建設,為應急管理事業開拓創新發展提供堅強保障。要突出政治建設,嚴把德才標準,樹立鮮明政治導向,把是否忠于黨和人民,是否具有堅定理想信念,是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是否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是否全面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作為衡量干部的第一標準,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堅持公道選人、公正用人,按照事業為上、以事擇人、人事相宜、人崗相適的原則,出于公心選賢才、用能人,清除部門主義、團團伙伙等選人用人積弊,樹立新部門的新風氣。要拓寬視野、敞開心胸,以共產黨人的境界和領導干部應有的格局,推薦優秀干部,培養年輕干部,同時用好現有干部,經得起群眾評判和時間檢驗。要突出工作實效,進一步簡化優化安全生產執法檢查,明確目標、明確責任、明確措施,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確保工作質量和效果,讓基層把更多時間用在抓工作落實上來。

會議強調,中央嚴肅整治領導干部利用名貴特產類特殊資源謀取私利問題,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更高目標邁進提出的新要求。近期煤監系統發生的典型案例,突出反映了一些黨員干部毫無紀律規矩意識,突出反映了一些黨組織管黨治黨寬松軟,必須嚴肅查處、嚴厲問責。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馳而不息糾正“四風”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認識“四風”問題的頑固性復雜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保持清醒頭腦,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把糾正“四風”工作向基層推進。要結合實際細化制定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具體措施,全面落實主體責任,部黨組帶頭盡責,煤監局、地震局黨組和消防救援局、森林消防局黨委切實負責,一級抓一級、上下一起抓,每個層級履行每個層級的政治責任。要強化監督執紀,各級紀檢部門協助黨組織對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加強檢查,發現苗頭性問題及時報告、及時通報。抓緊在全系統部署開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各級領導干部要自查自糾,對存在的問題主動向黨組織或紀檢部門說明,對隱瞞不報、拒不糾正的要從嚴懲處。

會議要求,深刻汲取河北省張家口市“11?28”重大爆燃事故教訓,清醒認識安全生產形勢的嚴峻性復雜性,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奮發有為、破解難題,確保安全生產形勢穩定。當前安全生產基礎薄弱,與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不相適應,存在基礎性、綜合性、系統性問題和種種瓶頸制約。要以高度的政治擔當、責任擔當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摒棄現階段安全事故“不可避免論”,充分發揮制度優勢和擔當奉獻精神,整合一切條件、盡最大努力、以極大的責任感做好安全生產工作。要以切實有效的措施創造性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逼自己想辦法,向群眾學辦法,向專家要辦法,有效有力解決突出問題;針對此次事故暴露出的問題,對?;菲髽I集中地區、重點地區、工作薄弱地區、風險大的地區深入排查,調動國家力量、組織協調資源,對口指導支援幫助有關地方和企業加強管理,夯實安全生產基礎。要以嚴實作風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最嚴格的安全生產制度,推動地方黨委政府領導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切實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訓到位、基礎管理到位、應急救援到位。

會議強調,冬季來臨,群眾安全溫暖過冬是黨中央、國務院關心關注的大事,也是重要的民心工程。要會同財政部門安排好中央冬春救災資金,及時準確做好救災工作,幫助受災群眾渡過困難,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應急管理部黨組同志出席會議,機關各司局,中國地震局、國家煤監局,消防救援局、森林消防局負責人等列席會議。

(轉載自:應急管理部網站  責任編輯: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