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減災動態
?

廈門打造地震安全島 具體將按10項指標要求建設

來源:廈門網 時間:2014-10-11 08:37

【 字體:【 打印本頁 】

【十項指標】


① “地上結實”,也就是一般工民建和重大工程100%達到抗震設防要求。


② “地下清楚”,也就是要完成地震小區劃,為規劃部門提供基礎地質資料。


③ 健全的防震減災機構和系統的地震社會服務體系。


④ 全面的地震監測系統。


⑤ 建設準確的地震烈度速報系統。


⑥ 完成地震危險性長期預測并建立科學的地震趨勢分析思路和方法。


⑦ 系統的地震災害防御法規及其嚴格的實施措施。


⑧ 民眾防震減災知識和應急避險技能普及率到達85%以上。


⑨ 構建有效的地震預警系統。


⑩ 建立強有力的地震應急救援體系。



《地震安全島》編印出版。(殷磊 攝)


云南景谷地震災情牽動著無數國人的心。許多廈門市民在關注景谷地震的同時,也想知道地震部門的職責是什么?廈門究竟做了哪些防震減災工作?記者昨日了解到,近期,由廈門市地震局、福建省地震局廈門勘測研究中心和廈門地震臺聯合編著的《地震安全島》一書編印出版。這本書全面系統地論述和展望了廈門防震減災各項工作,明確提出了打造廈門“地震安全島”的防震減災總體目標。


“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戰略規劃提出“兩個百年”愿景,而堅持不懈地提升廈門防震減災水平,正是實現愿景的基礎性工作。根據《地震安全島》中的介紹,按照“美麗廈門·共同締造”十大行動計劃,市地震局提出了打造廈門地震安全島的防震減災總體目標。地震安全島就是能夠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的地震安全示范地區,具體體現在10項指標要求的建設。首先是“地上結實”,也就是一般工民建和重大工程100%達到抗震設防要求;其次是“地下清楚”,也就是要完成地震小區劃,為規劃部門提供基礎地質資料;三是健全的防震減災機構和系統的地震社會服務體系;四是全面的地震監測系統;五是建設準確的地震烈度速報系統;六是完成地震危險性長期預測并建立科學的地震趨勢分析思路和方法;七是系統的地震災害防御法規及其嚴格的實施措施;八是民眾防震減災知識和應急避險技能普及率到達85%以上;九是構建有效的地震預警系統;十是建立強有力的地震應急救援體系。


這本書還詳細列出了打造地震安全島的重點工程計劃表。譬如,打造出深井地震綜合觀測臺網、地震烈度速報臺網、地震預警系統,建設廈門市防震減災科普展覽館等。


值得一提的是,《地震安全島》還對地震發生的機理進行了深入探討,突破性地提出了地震發生的物理模型——斷面凸破模型。這對地震的科學預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記者 殷磊 通訊員 蔡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