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貴陽:市氣象局“五看三聽”打破災害信息傳播瓶頸
來源:中國天氣網貴陽站 時間:2014-07-03 13:43
為進一步提升公共氣象服務水平,拓展氣象災害預警能力,打破災害預報預警信息傳播“最后一公里”的瓶頸,貴州省貴陽市氣象局堅持以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和社會參與的思路,按照“防災減災,氣象先行”的服務理念,采取“五看三聽”的做法,奮力打造氣象服務發展升級版,為百姓生命財產安全和全市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在通過傳統媒體傳播氣象信息的同時,貴陽市氣象局不斷創新了氣象服務品牌,多渠道、精細化,快速、準確地向公眾傳遞不利天氣即將到來的信息,提醒提前采取措施應對,減輕災害和損失。
一看電視。2013年,貴陽公共氣象影視中心正式成立,打開對外服務的又一窗口。目前除常規的天氣預報外,《百姓氣象站》、《氣象萬千》兩檔節目也備受公眾關注。通過與貴陽電視臺的協作,當要出現災害性天氣時,市氣象局及時通過多套電視節目下方飛字的形式,提醒觀眾注意防災避險。在近期開通的《車廂聊天氣》欄目也備受市民喜愛和擁護。
二看顯示屏。目前,遍布全市公交車后方電子顯示屏上,若氣象臺發布災害預警信息后,車上的顯示屏將會立即插播,此外,安裝在商場、醫院、車站等人口密集區的《應急科普宣教和預警信息發布系統》也會顯示相應的氣象信息,在第一時間向公眾提供災害消息或災害可能造成的危害信息,及時告知疏散、撤離和避險。而安裝在鄉鎮、社區和政府的氣象預警顯示屏將滾動播報天氣預報和預警信息。
三看微博微信。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市氣象局去年已相繼開通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和微信,并安排業務崗對信息的更新、發布和回復網友關注的問題。
四看報紙。通過與貴陽多家紙媒對接,目前貴州多家在筑報刊專設版面,刊登每日氣象臺提前制作的精細化預報、專家提示和相應的氣象科普常識,為市民貼身打造符合需求的氣象服務。若逢有重大天氣時,氣象局將聯合報社記者編撰氣象新聞刊登在報刊要聞版面顯著位置,吸引讀者眼球和關注。
五看短信。通過與移動、電信和聯通公司建立的“綠色通道”,遇突發、重大氣象災害時,將實行分片區、全網發布災害預警。
一聽廣播。貴陽市氣象局與交通廣播電臺緊密配合,通過每天定時定點的電臺連線,為廣大司乘人員提供便捷獲取氣象信息的渠道。
二聽農村氣象預警大喇叭。在貴陽市清鎮市和花溪區的大部村寨,均已安裝大喇叭,當地氣象局可隨時利用無線傳輸方式,讓防災避險的氣象聲響徹當地每一角落,傳播氣象好聲音。
三聽氣象信息員。如同“救命稻草”的氣象信息員,已成為氣象防災減災“最后一公里”不可缺少的主力軍。他們根據當地氣象部門的預報預警信息,常年奔走在鄉間地頭,為保一方百姓平安源源不斷地傳遞著正能量。圖一、貴陽市應急科普宣教和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發布暴雨災害科學防范常識。圖二、電視臺播報強降水天氣信息。(石奎)
- 山東省2025年防汛搶險救援綜合實戰演練舉行 07-04
- 湖北咸豐:一家家敲門,把群眾轉移到安全地方 07-04
- 廣東省發布5起山洪災害防御典型案例 07-03
- 四川啟動防災減災“流動大篷車走基層”活動 07-02
- 四川用好國債項目資金 提升自然災害應對能力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