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減災動態
?

新疆哈密打造地域特色"防災減災"消防產業

來源:中國消防在線 時間:2014-05-27 10:13

【 字體:【 打印本頁 】

在素有“西域襟喉、中華拱衛、新疆門戶”之稱的哈密,居住著漢、維、哈、回、蒙36個少數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31.8%,城鎮人口約占58.3%。長期以來,受西陲邊疆地理環境、文化差異、經濟條件等方面的影響,少數民族群眾防災減災的能力普遍較弱,走出一條具有地域特色的“防災減災”之路已經是哈密地區迫在眉睫的剌手問題。


新疆哈密地區在全面回顧總結汶川、玉樹地震災害以及舟曲泥石流災害等重大綜合性、跨區域搶險救援經驗的基礎上,以打造現代化公安消防鐵軍為契機,以完善應急救援體系為牽引,以提升核心戰斗力為基準,逐漸探索出了一條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防災減災”消防產業,為推動西陲邊疆地區的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文化繁榮發揮垂范積極作用。


頂層重視:躬行創新謀發展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哈密地區各級黨委、政府、公安機關高度重視瓜鄉應急救援工作,前期,通過召開地委常務會議審議,制定下發了《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方案》,同時為整合現有資源,又依托哈密地區公安消防支隊組建了重大災害應急救援支隊1個,下設直屬特勤中隊、西河區消防中隊、新市區消防中隊3個應急救援中隊,將除礦山救護、衛生防疫以外的一切災害性事故處置任務交付消防部隊。


在哈密地區重大災害應急救援支隊、各縣(市)應急救援大隊掛牌成立后,消防應急救援隊發揮了“防災減災”產業的主力軍作用,其表現為:一是抓好火災防控這個根本。通過構建“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消防工作格局;持續開展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大力改善農牧區、城鎮社區和城鄉結合部消防安全環境;破解高層、地下等特殊建筑火災防控瓶頸問題;堅決預防發生政治影響大、人員傷亡大、經濟損失大的重特大火災。二是抓好應急救援這個基礎。重大災害應急救援支隊組建后,瓜鄉各族群眾對消防部隊的依賴性提高了,救援救助工作量成倍增長了,消防支隊在不斷提升官兵實戰打贏能力的同時,充分發揮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優良傳統,三年共參加搶險救災241起,出動車輛369輛,出動警力2146人,搶救被困人員279人,疏散被困人員79人。


至此,全體官兵在瓜鄉消防“志強如鋼、百折不撓”精神的引領下,在新的歷史舞臺上,與時代同行,與平安同曲,出色完成了各類滅火與搶險救援任務,用熱血和汗水為各族人民創造了和諧與平安,推進了哈密社會發展實現新跨越,邁向新輝煌。


鐵軍建設:沖鋒陷陣保穩定


為大力弘揚新時期公安消防鐵軍精神,打造出一支“能攻善戰”的消防應急救援隊伍,提高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能力,前期,消防支隊制定了《哈密地區消防鐵軍建設三年規劃(2014-2016)》,同時,通過組建鐵軍集訓隊和滅火救援攻堅組,先后集中組織開展了6次滅火救援專項演練、9次“鐵軍比武”競賽考核,1次鐵軍技能智能比武、2次全員實戰性“真火演練”、6次煙霧訓練和排險逃生訓練,制訂預案122份,創新戰術科目35項,有效推進了二星級“鐵軍中隊”達標建設活動。


與此同時,瓜鄉消防鐵軍在廣匯新能源4.6煤焦油罐爆炸、哈密市老火車站施工現場塌方、4.15液化天然氣槽車爆炸泄漏、4.23哈密市強沙塵暴火災、哈密市5.1級地震等滅火救援任務和“中國—亞歐博覽會”等各項重大消防安保執勤備戰工作中,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用一顆火熱的心譜寫了一曲又一曲輝煌新詩篇。


截至5月16日前,全區各地消防部隊共接警出動44439次,出動車輛6501輛,出動警力40850人,搶救被困人員490人,疏散被困人員620人,搶救財產價值近5千萬元,為服務地方經濟、保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作出了新的更大的貢獻,確保了瓜鄉社會面火災形勢持續穩定。


網格管理,全民動員除火患


支隊以構筑社會化消防安全“防火墻”工程為抓手,結合中國?哈密“甜蜜之旅”第十一屆瓜節等重大活動,以城中村、棚戶區、城鄉結合部、工業園區、物流倉儲、商貿市場、“三合一”場所、中小企業、歷史文化街區村鎮(古城)等8大類區域為整治重點,以鄉鎮、社區為網格單元,建立了4個一級網格,42個二級網格,208個三級網格,2095個內部巡控網點,開展“網格化”地毯式排查。


同時,全地區4個縣(市)即:哈密市、伊吾縣、巴里坤縣、三道嶺礦區消防大隊全部建成火災隱患舉報投訴中心,統一啟用全國火災隱患舉報投訴電話號碼“96119”,并妥善受理和查處了一大批消防安全隱患,全民參與火災隱患舉報工作率達到95%。


據統計,2014年1月份至今,全地區共投入警力1560余人次,檢查社會單位573家,督促整改各類火災隱患近420余處,下發責令改正通知書146份,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26份,臨時查封6家,責令三停9家,下發重大火災隱患通知書4份,拘留3人,有效凈化了社會消防安全環境。


防災減災,亮化宣傳提人氣


“防災減災”重點日及常態日期間,支隊圍繞“城鎮化與減災”這個主題,通過張貼消防宣傳海報、發放消防常識掛圖、設立消防咨詢平臺、開展消防演練等形式,集中部署開展了一系列“防災減災日”消防宣傳活動,真正做到電視有節目、報紙有文章、網絡有陣地、街上有標語、社區有專欄,提升了公眾防災減災意識和避險能力。


一是開展防災減災及消防常識宣傳。各縣(市)消防大隊積極與公安、教育、民政等有關部門聯系,將家庭火災預防、逃生自救常識、撲救初期火災等消防知識納入防災減災科普宣傳的范疇,通過設置咨詢點、張貼標語口號、發放知識掛圖等多種形式,組織開展“入戶式”消防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全社會災害風險防范意識,廣泛普及自救互救知識。


二是啟動“快樂消防警營”體驗活動。全區消防部隊全面開放消防站、消防教育館,供校園師生、社會群眾參觀學習、實踐體驗,通過參觀消防站,積極調動社會群眾學習和宣傳消防知識的積極性,使群眾了解消防工作,認識消防部隊,從而使消防宣傳教育發揮最大效能,達到“人人受教育、人人學常識、人人會逃生”的最佳熱效。


三是營造防災減災消防宣傳輿論氛圍。發動和依托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手機等傳播媒體,集中進行消防公益宣傳。期間,支隊充分利用“一報一欄一網一臺一博”等五大陣地,刊播防震減災公益提示,使防震減災消防常識遍布城市的每個角落。此外,支隊調動志愿者參與火災隱患排查整治的積極性,發動廣大消防志愿者深入社區、農村開展消防知識咨詢和普及活動,幫助居民、村民消除家庭火災隱患。


截至目前,全地區共開展各類宣傳活動10余場,發放宣傳資料10000余份,接受群眾咨詢80余次,展出消防宣傳展板100余張,開放消防隊站8次,利用消沃訊119短信平臺發放提示短信2萬余條,直接受教育群眾數10萬人,效果顯著。


后記:通過廣泛開展一系列的社會化消防工作,全地區火災四項指數呈現全面下降態勢。下一步,支隊將繼續夯實社會化消防工作根基,助推“迎亞博、保平安”和公眾聚集場所、易燃易爆場所、高層和地下建筑等一系列消防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向縱深展開。(潘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