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減災動態
?

重慶“六個一”助推基層應急管理規范化

來源:重慶民政局 時間:2014-07-28 10:42

【 字體:【 打印本頁 】

近日,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由市民政局參與制定的《重慶市基層應急管理規范化建設標準(試行)》,全面推進全市基層應急管理規范化建設工作。

 

    《標準》主要涵蓋了六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因地制宜,編制一套應急預案。要求全市各村(居)社區要按照“立足實際、職責明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工作思路,編制一套職責明晰、內容扼要、文字簡練、操作性強的應急預案。二是有效整合,建立一支救援隊伍。村(社區)應急救援隊伍要按照“一專多能、一隊多用”的要求履行職能:當好“巡邏員”,開展隱患排查;當好“宣傳員”,開展應急避險、自救互救等方面應急知識宣傳普及;當好“情報員”,開展監測預警和災情上報工作;當好“先遣隊員”,在災害發生后積極開展先期處置。三是防患未然,編制一本信息手冊。要求各村(社區)對轄區內人員情況進行排查摸底,將老人、兒童、孕婦、殘障、五保戶等特殊群體,居住在低洼地帶和危險源周圍的人員及流動人員的基本信息匯編成冊,做到情況明晰、不留漏洞、及時更新。四是暢通渠道,明確一名聯絡人員。要求每個村(社區)至少配備1名災害信息員,負責收集、分析、匯總、傳遞轄區突發事件信息,向群眾及轄區單位及時傳達應急工作部署、發布預警信息并宣傳防災避險。五是查漏補缺,準備一批物資裝備。要求村(社區)配備油鋸、鐵掃帚、鐵鏟、麻袋、噴霧器、水槍、迷彩服、膠鞋、筒靴、手套、挎包、手電、軍用水壺等裝備設備,儲備帳篷、棉被、大衣、飲用水、方便食品、醫藥箱等生活類應急物資。六是居安思危,建設一個避難場所。每個村(社區)均有一個避難場所,并明確避難場所日常維護、運行、管理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