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市嚴陣以待防大汛
來源:張家界新聞網 時間:2014-07-14 13:43
張家界新聞網7月14日訊(記者 田育才 通訊員 趙威) 近段時間,永定區教字埡鎮高竹山水庫管護員唐會存不時地巡查水庫,做好記錄,24小時堅守在崗位上,時刻繃緊著防汛這根弦。入汛以來,我市始終立足防大汛、抗大災、搶大險,不斷增強憂患意識和危機感,沒有絲毫麻痹放松現象,做到嚴防死守,確保安全度汛。
入汛后,各戰線防汛人員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密切監視水情、雨情和工情,確保一旦發生汛情,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對于病險水庫的防汛工作,各級防汛部門嚴格執行24小時專人值守制度,加強巡測、巡查,加大對山洪災害的防御力度,落實防御山洪災害避險預案,高度警惕局部強降雨誘發的山洪地質災害,遇有險情及早組織群眾轉移,確保人民財產安全。
防汛物資儲備充足。目前,全市已備有橡皮舟44艘,沖鋒舟13艘,機動船29艘,救生衣1362件,救生圈635只,工作燈427只,編織袋33.2萬條,編制布21.5萬平方米,塊石2.53萬方,砂石料3.03萬方,鉛絲1.65噸,電纜26.2千米。市、區縣防指均集中儲備有一定的專用防汛物資器具,以備臨時調用和集中使用。
防汛設施明顯改善。今年以來,全市累計投入水利建設總投資6.36億元,完成病險水庫治理19座,整修山塘529處,修復水毀工程2641處,疏浚河道20.36公里,清淤溝渠365.5公里,建設村鎮供水工程27處。新增灌溉面積1.51萬畝,恢復和改善灌溉面積6.43萬畝,新增旱澇保收面積0.63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8.53平方公里,解決了11.6萬人的飲水困難和不安全問題。
防汛能力逐步提高。通過集中授課、觀看錄像、舉行專題講座、組織搶險、避險演練等方式,進行分級、分期、分批培訓,進一步提升防汛搶險隊伍的救災應急能力。今年,我市各地共組建了常備搶險、專業搶險、突擊搶險、應急抗旱等各類防汛抗旱隊伍873支18835人。市、縣兩級政府先后組織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建設管理、防汛抗旱搶險技術培訓班6批次,培訓人員150人次。慈利縣在溪口鎮集鎮開展了一次防汛應急演練,溪口鎮全鎮機關人員、各村(居)委會主任、鎮直部門負責人、受影響區域群眾等共計500余人參加演練。
監測平臺作用凸顯。在今年5次強降雨過程中,全市各級防辦通過監測預警平臺向103個鄉鎮、4497位防汛責任人發布災害預警預報37次、預警短信2.31萬條次,向山洪地質災害危險區發布廣播預警68站次,指揮組織轉移群眾 0.159萬人次,避免了人員傷亡事故發生,防災減災避災效益凸現。
- 山東省2025年防汛搶險救援綜合實戰演練舉行 07-04
- 湖北咸豐:一家家敲門,把群眾轉移到安全地方 07-04
- 廣東省發布5起山洪災害防御典型案例 07-03
- 四川啟動防災減災“流動大篷車走基層”活動 07-02
- 四川用好國債項目資金 提升自然災害應對能力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