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啟動旱災救災應急三級響應
來源:湖北民政 時間:2014-08-11 09:08
今年入夏以來,湖北省大部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2成以上,其中鄂北崗地、江漢平原北部偏少5至6成,有16個縣市降水量居歷史同期倒數前3位,其中4縣市居歷史倒數第1位。特別是降雨集中時段的梅雨期,全省偏少3成以上,襄州、棗陽、隨縣、荊門等五年連旱地區梅雨量僅59至95毫米,減少5至7成。7月18日出梅后,缺水少雨與晴熱高溫疊加,全省大部維持晴熱高溫已達半月之久,鄂西北最高氣溫達41 以上,武漢市最高氣溫突破39 ,鄂北崗地、江漢平原北部、宜昌東部出現重度以上氣象干旱,8月4日,武漢中心氣象臺將干旱預警調至最高級的紅色預警。隨著旱情持續,湖北省大部不同程度存在水源不足,有252座小型水庫、8.2萬口塘堰干涸,1135條山溝河溪斷流。3座大型水庫和1019座中小型水庫低于死水位,其中為荊州、宜昌、荊門3市提供灌溉用水的漳河水庫,目前蓄水量僅為8.4億立方米,比歷史平均少4.87億立方米。一度漢江襄陽宜城至天門岳口水位歷史同期最低,仙桃站流量歷史最少,東荊河幾近斷流,大部分中小河流水位低,引提之難歷史罕見。湖北省大部降水持續偏少,水源嚴重不足,持續高溫干旱,對農田灌溉和城鄉居民飲水造成嚴重影響。截至8月8日9時,據各地民政部門統計上報,當前旱災已造成湖北省8市州46縣(市、區)491.35萬人受災,118.13萬人因旱需生活救助,其中飲水困難需救助人口87.91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691.01千公頃,其中成災311.15千公頃,絕收58.3千公頃;17.6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直接經濟損失19.91億元。
旱情發生后,省委書記李鴻忠、省長王國生、省委副書記張昌爾、省政府副省長梁惠玲等省領導深入重旱地區檢查指導抗旱救災工作,要求確保人畜飲水。8月6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做好當前抗旱奪豐收工作的緊急通知》,對全省抗旱救災工作進行部署。為了緩解漢江中下游地區旱情加重之急,8月8日,省委、省政府決定提前50天啟用引江濟漢工程。省民政廳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民政部的決策部署,彭軍廳長、劉樹生副廳長及時召集相關處室專題研究部署抗旱救災工作,向各地民政部門下發緊急通知,對做好當前抗旱救災工作進行安排,派出3批工作組到襄陽、宜昌、荊門等地調查了解旱情,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會商,及時掌握旱災災情發展,協調省財政廳緊急下撥800萬救災應急資金,專項用于解決因旱造成飲水困難和缺口糧的受災群眾。
由于目前湖北省旱情持續發展,為妥善安排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根據《湖北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并報請省政府副省長、省減災委員會主任甘榮坤同意,省減災委、省民政廳決定于8月8日上午10時50分啟動省級自然災害救災應急三級響應。
- 山西省加強近期地質災害應對準備工作 07-09
- 山西省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對防汛搶險救災工作提出要求 07-09
- 青海省防汛減災工作視頻調度會議召開 07-09
- 山東省2025年防汛搶險救援綜合實戰演練舉行 07-04
- 湖北咸豐:一家家敲門,把群眾轉移到安全地方 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