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減災動態
?

矯梅燕到北京市局檢查指導汛期服務工作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時間:2014-06-27 10:09

【 字體:【 打印本頁 】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李易明 記者李競報道  6月26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一行到北京市氣象局檢查指導汛期氣象服務工作,慰問預報服務一線干部職工,對做好北京汛期氣象服務提出要求。


  在北京市局氣象會商室,矯梅燕表示,北京氣象服務責任重、壓力大、要求高,降雨局地性強,現場一線的預報要求高。矯梅燕查看北京地區短時臨近天氣預警一體化平臺,詳細詢問業務運行、值班情況和“三維三進”預報預警工作制度和分項、分區、漸進式預報預警服務流程。矯梅燕要求,要把落區預防與預警聯系起來,貫徹落實,精確設定預報閾值。在氣象服務中心,矯梅燕了解信息發布平臺、服務對象和預警速度,希望進一步縮短突發性預警的延時性。


  在聽取北京市局關于汛期氣象服務組織實施和近期預報預警服務情況后,矯梅燕對目前所做的氣象預報預警服務工作予以充分的肯定。她指出,當下氣象在防災減災體系中“發令槍”的作用比以往更加突出,要繼續發展短臨氣象服務業務,要系統總結突發天氣事件應急方面的組織體系和氣象服務部門的應對措施,加強與防汛辦等部門的聯動。


  矯梅燕對北京氣象災害防御立法理念和思路表示贊同,肯定其構思符合國際上防災減災方面的立法方向,并支持把防災減災規劃納入城市總體安全范疇內,明確實行氣候可行性論證的項目范圍和報批程序,建立市級統籌區級為主的責任體制,細化公眾參與氣象災害防御的權利與義務。


  矯梅燕還特別強調在氣象預報服務工作中,一要通過科技水平的提高,加強預報預警服務的定量化和精細化,提高高時空分辨率格點預報的水平;二要從氣象災害防御出發,把握預報技術的發展方向,做好基于影響的預報、基于風險的預警,以適應不斷增長的氣象服務需求;三要充分體現氣象的科技特征,擴大交流學習,進一步深化與發達國家氣象服務部門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