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地震局稱康定6.3級地震災害總體偏輕
來源: 中國新聞網 時間:2014-11-25 08:56
【 字體:大中小】
【 打印本頁 】
中新網甘孜11月24日電 (劉忠俊 胡敏 付敬懿) 24日,四川省地震局向媒體發布康定6.3級地震災害特點初步分析認為,藏區民居的建筑質量近年來得到較明顯的改善,是本次地震災害總體偏輕的重要原因。
分析認為,本次地震造成較大影響的康定、道孚兩縣,歷史上曾多次發生重特大地震災害,當地農村的藏式房屋雖屬傳統的木石結構,但有相當一部分藏式民居采用的是木架承重結構,房屋抗震性能較好。此類房屋在本次地震中因承重的木屋架結構有較好的連接性,使得房屋僅出現墻體的局部垮塌,整棟房屋尚能站立。
同時,四川省政府近年來將農村民居抗震設防監管納入法制軌道,結合汶川、蘆山地震恢復重建和“異地扶貧搬遷”、“牧民定居工程”等項目,同時各級政嚴格按照抗震設防規定,加強城鎮建筑物質量監管,使藏區民居的建筑質量得到較明顯的改善,房屋抗震能力明顯提高。
汶川地震后,四川各級政府經常性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和地震應急演練,明顯提高了政府應急處置、搶險救援和社會公眾防災避險、自救互救能力。分析認為,這對最大限度降低地震災害損失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震中地區屬高山地區,人煙稀少,震中50公里范圍內人口密度約為每平方公里9人。
今年年初,按照四川省政府防震減災工作專題會議要求,重點危險區各級政府加強地震應急準備工作的督促、檢查和指導。本次地震發生后,災區各級政府反應迅速、應對有力。
相關內容 更多
- 河南省洛陽市多措并舉提升防汛應急能力 07-14
- 山東省菏澤市構建“綜合+專業+社會”隊伍體系筑牢防災減災救災防線 07-14
- 廣東省防汛減災涌現“教科書式避險” 07-14
- 安徽省出臺巡堤查險工作實施辦法 07-14
- 湖北發布未成年人防溺水手繪地圖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