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減災動態
?

陜西省西安市地面沉降、地裂縫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來源:陜西日報 時間:2014-05-20 11:15

【 字體:【 打印本頁 】

    5月19日,記者從山西省西安市水務局了解到,由于停止開采地下水,回灌自來水以及節水措施的應用,西安市地下水位已上升3—10米,地面沉降、地裂縫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傾斜的大雁塔平均每年回彈約1毫米。

   

    據西安市水務局節水辦主任楊峰介紹:西安市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一直長期超采地下水,于主城區形成七處漏斗區,并隨之帶來13處地裂縫發展。地面沉降導致大雁塔傾斜近1米。由于缺水嚴重,過去西安市區企事業單位紛紛自掘深井,最多時有2300余眼。超量開采地下水使西安市區承壓水位急劇降低,水位埋深由上世紀七十年代的30—50米下降到50—140米。1996年,以黑河水庫為主要水源,以石頭河水庫為補充水源的黑河引水工程開始向西安供水,結束了西安鬧水荒的歷史。近幾年,西安市又先后實施從秦嶺引水工程:“引岱濟荊”、“引大濟河湖”、“引灃進城”,豐富的水源讓西安市停止抽采地下水有了底氣。

   

    目前,西安市飲用水中地表水占78.4%,地下水占21.6%,形成了以地表水源為主、地下水為輔的城市飲用水源體系。此外還開辟了再生水水源。全市共建成再生水廠5座,每年用于工業冷卻、市政雜用、綠化、城市景觀湖池補水等再生水的利用量約1140萬立方米。

   

    開源不忘節流。2013年底,西安市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26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下降5.4億立方米;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7,處于全國領先水平,自石頭河水、黑河水相繼成為主要飲水水源后,西安市累計封停、填埋各類自備井2124個,并從2009年起向地下回灌水,加速地下水位回升。

   

    回灌的地下水全部采用自來水,除抬升地下水位、修復地面沉降帶來的地質環境問題外,將富裕的潔凈地表水儲存在地下,一旦城市遇到供水緊急狀況,還可取之備用。

   

    目前,西安市地下水位穩步回升,其中南郊上升最為明顯,上升10米,北郊、西郊上升3—6米。(記者 郭軍 通訊員 湯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