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減災動態
?

湖南省舉行2014年國際減災日老年人暴雨洪澇應急演練活動

來源:湖南省人民政府網站 時間:2014-10-14 10:20

【 字體:【 打印本頁 】

在暴雨洪澇災害中,行動能力較弱的老年人應該如何迅速轉移到避難場所?有關部門和社區如何進行及時有序的處置?為緊密結合今年國際減災日“提升抗災能力就是拯救生命——老年人與減災”主題,普及暴雨洪澇災害知識,提升老年人防災減災意識和避災自救技能,提高社區群眾處理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10月13日上午,省減災委、省老齡委、省民政廳聯合長沙市應急辦、長沙市減災委、長沙市民政局在雨花區侯家塘街道湘農橋社區舉行了一次暴雨洪澇應急演練活動,包括社區干部群眾及老年人約100余人參加了此次演練。


  當天上午9時,侯家塘街道湘農橋社區模擬發生強降雨,省、市減災委辦公室隨即發出救災預警響應,要求各地切實做好強對流天氣過程防范應對工作,雨花區侯家塘街道湘農橋社區立即啟動暴雨洪澇災害應急預案,緊急出動群眾救援、安全監查、搶險救災1、2隊、交通疏導等5個專業應急分隊,開展排查隱患、勸導群眾等工作;隨著降雨持續增強,災害越來越嚴重,部分一樓門店和住宅出現進水情況,道路積水嚴重,且時有高空墜物,此時,各應急分隊迅速開展搶險除險、疏導交通、幫助受災居民迅速撤離等工作,醫療救護專業應急救援隊也加入演練,對受困老年人實施救援救助。通過街道社區指揮、部門合作、群眾參與,地下車庫、人防工程經及時排水,沒有造成大的影響,社區內積水排除,交通恢復,社區秩序恢復正常,此次過程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半個多小時以后,降水結束,應急響應解除,演練隨之結束。


  “由于組織嚴謹、指揮果斷、戰術得當、施救快捷、救援到位,這次演練取得了圓滿成功,達到了檢驗應急預案可行性和提高應對自然災害處置能力的目的,給參加演練和現場觀摩的人員上了一堂很好的應急救助課?!笔∶裾d黨組成員、省老齡辦主任陳毅華高度肯定了此次活動。他強調,省減災委將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進一步積極組織協調各有關部門,在自然災害監測預警和工程防御,城鄉基層防災減災,自然災害救助,防災減災的科技支撐、社會動員、人才隊伍和防災減災文化等方面著力加強能力建設,切實提高重特大自然災害應對能力,努力增強全民防災減災知識、技能和意識,有效降低自然災害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同時,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統籌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各項工作。


  湖南是全國遭受自然災害較重的省份之一,也是人口老齡化程度較嚴峻的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數量達1079萬人,占全省總人口16.13%。其中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133萬,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超過225萬,城鄉老年人家庭空巢率超過53%。老年人由于年齡和體能所限,在自然災害面前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尤其是多災易災地區的留守老人和空巢老人,子女多在外地務工或工作,如遇地震、山體滑坡、山洪、泥石流等突發自然災害,由于缺乏親屬及時幫助,其逃生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會顯著降低。老年人是典型的社會弱勢群體,也是減災救災工作的重點關注對象。在省減災委的組織協調下,各級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進一步完善災害應急管理、救災應急響應、災害救助和投入機制,有力保證了受災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取得了明顯成效。民政、老齡等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積極利用國家防災減災日、全國老年節和國際減災日等,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讓防災減災知識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家庭,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真正做到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廣大群眾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據悉,為做好今年的國際減災日主題宣傳活動,省減災委專門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積極組織開展防災減災知識宣傳、社區應急演練、防災減災培訓、現場觀摩體驗等活動,主動吸納老年人群體參與,有效地提高他們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技能,促進全社會抗災能力的整體提高。近年來,為切實增強社區居民防災減災意識,提升城鄉社區綜合防災減災能力,推進全省綜合防災減災事業加快發展,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省民政廳不斷加大投入力度,開展城鄉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工作。經過6年來的不懈努力,我省城鄉社區防災減災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綜合減災整體水平得到切實有效增強。至目前,全省已經成功創建城鄉綜合減災示范社區623個(今年還將創建170余個),其中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212個,省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411個,省民政廳直接投入超過1100萬元,專項用于支持社區綜合減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