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煙臺市積極開展國際減災日宣傳教育活動
來源:山東省應急管理廳 時間:2022-10-14 08:38
今年10月13日是第33個國際減災日,主題是“早預警、早行動”。山東省煙臺市減災委員會辦公室要求,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充分研判,堅持疫情防控和國際減災日活動兩手抓,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強資源整合和宣傳教育陣地建設,完善部門協作和媒體溝通協調機制,謀劃開展針對性強、效果好、能夠有效提升應急和防災減災能力的系列活動,面向社會公眾廣泛普及各類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常識和防范技能。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積極動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醫院、學校、社區等開展各類應急演練,推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走深走實,提高公眾主動避災避險的意識和能力。向社會公眾開放消防博物館、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氣象科普教育基地、重特大災害事故遺址遺跡等設施和場所,設立專區開展防災減災公眾體驗活動。
市減災委有關成員單位將充分利用本部門的監測站網和技術手段,突出重點區域和暴雨、山洪、泥石流等突發性災害的動態監測,不斷提高災害監測預警精細化、精準化水平。各區市應急管理部門要強化與氣象、水利、海洋發展和漁業、自然資源和規劃等部門溝通協商,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加強監測預報預警,及時會商分析研判,強化協同配合和信息共享,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和有關工作提示,督促相關部門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渠道,提前發布災害預警和防災避災信息,提高群眾風險防范意識,嚴防人員傷亡事件發生。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機制,實時掌握重要交通干線、樞紐以及骨干電網、油氣管網、供水線路保暢保通工作信息,督查相關部門和單位落實保障應對措施。
通過開展國際減災日宣傳活動,加快推進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任務落實,全面摸清風險底數,不斷提升調查數據質量,嚴格按照“邊普查、邊應用、邊見效”的原則,結合本地區災害風險特點,科學銜接調查評估,有序推動普查成果應用工作,充分發揮普查成果的效益,持續提升基層防災減災能力。同時,要求各有關部門根據本轄區和本行業主要災害風險,認真總結近年來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經驗和教訓,針對各類易發災害可能帶來的威脅,支持引導社區居民和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等參與,持續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實現隱患早發現、早報送、早整治。針對河湖堤壩、山洪溝、低洼易澇區、地質災害隱患點、重點防火區等重點風險區域,社區、學校、醫院、敬老院、福利院、機場、火車站、大型商場、影劇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工礦商貿企業、尾礦庫、旅游景區、交通干線、工程建設活動區、海上養殖、漁港漁船等重點單位,全面開展拉網式風險隱患排查,建立完善災害風險隱患管理臺賬,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加強值班值守,全力以赴做好各類災害事故防范應對工作。盡最大可能減輕災害風險,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國際減災日:各地各部門積極組織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 10-13
- 第33個國際減災日來了! 10-12
- 寧夏各地減災委創新開展 10.13國際減災日活動 10-17
- 湖北加快構建自然災害風險綜合監測預警體系 10-15
- [央視]新聞聯播丨各地積極組織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