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家減災中心要聞
?

第一屆應急衛星工程與應用學術研討會召開

來源: 時間:2023-10-09 11:21

【 字體:【 打印本頁 】

9月27日,第一屆“應急衛星工程與應用學術會議暨應急減災二號A/B星發射三周年應急管理應用研討會”在國家減災中心舉行。會議由應急衛星工程與應用應急管理部重點實驗室主辦,實驗室理事長、國家減災中心黨委書記魏振寬出席會議并致辭。實驗室理事會、學術委員會委員、研究團隊代表參加會議。

2023年1月11日,實驗室正式納入應急管理部重點實驗室運行序列以來,面向應急管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建設需求,不斷加強應急衛星工程與應用科技創新能力。推動應急衛星工程體系化建設,完成應急減災二號F星和應急減災高軌SAR衛星研制和發射任務,應急衛星多星協同觀測星座已初步成形;持續推進項目科技成果轉化,充分發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民用航天預研等重大項目技術引領作用,開展遙感大數據智能解析、災害風險遙感監測預警等關鍵技術攻關,全面支撐臺風“杜蘇芮”、土耳其地震等災害風險和應急監測工作。

會議指出,衛星遙感是災害監測預警重要手段,實驗室作為衛星應急科技領域重要平臺,后續重點面向大安全大應急框架建設和推動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的國家重大需求,在“用好在軌衛星、規劃好未來衛星、強化科技創新、賦能智慧應急”等方面下功夫。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張兵研究員等7位特邀專家結合自身研究領域圍繞遙感科技發展趨勢、我國夏季北方暴雨洪澇成因及啟示、衛星應急應用技術體系、應急衛星工程發展設想、應急減災二號衛星后續發展、星載全譜段光譜成像技術前沿等主題做了主旨報告,并分享了最新科研成果。

與會專家代表認為,此次學術研討會面向國家應急管理重大需求,聚焦科技前沿和創新賦能,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學術性強,為衛星應急體系發展指出方向,也為科學研究提供思路,充分體現了實驗室良好的平臺交流作用。實驗室將以此為起點,不斷總結經驗、創新模式,將學術研討會打造成一個主題性、開放性、周期性的學術交流品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