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家減災中心要聞
?

國家減災中心召開“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社會化災情信息獲取與自然災害深度調查關鍵技術裝備”
2023年度總結會議

來源: 時間:2024-01-22 16:47

【 字體:【 打印本頁 】

2024年1月18日,應急管理部國家減災中心牽頭承擔的“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自然災害防控與公共安全”專項項目“社會化災情信息獲取與自然災害深度調查關鍵技術裝備(2022YFC3006400)”,在北京成功召開了項目2023年度總結會議。國家減災中心副主任高玉成、紀委書記李敏,項目責任專家陸軍勤務學院張世富研究員、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嚴登華教授級高工,應急管理部主管業務司局和項目管理專業機構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代表,福建、四川、廣西三個示范區應急管理廳和減災中心代表,指導專家及項目組成員等60余人參會。會議由高玉成副主任主持。

項目責任專家和來自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中國災害防御協會的9名指導專家組成了咨詢專家組。項目負責人、國家減災中心張云霞研究員從項目年度總體進展、組織實施管理、重要進展和成果、下一步工作思路等方面向專家組詳細匯報了項目首個實施年度研制工作進展情況;項目下屬5個課題的負責人分別匯報了課題在關鍵技術、模型、平臺等方面取得的進展。在首個實施年度,項目順利完成了啟動和實施方案論證、三項新技術所涉及的主要模型設計和考核指標方案論證、五項軟件裝備的需求分析和總體設計,初步構建了社會化災情采集指標體系和大尺度區域自然災害深度調查評估場景清單,并面向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甘肅積石山6.2級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災害開展了技術支撐和應用驗證。

全體咨詢專家認為,項目管理嚴格、組織有序、推進良好,按期完成了年度研究任務和考核指標,部分成果在重特大災害應對中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同時,與會專家在對項目研發團隊進行指導時指出,項目研制任務重、集成難度大,要緊盯任務書要求,重點突破制約業務的關鍵技術難題;要積極準備中期檢查,著力推進應用示范,認真做好技術增量和創新點的總結凝練。

項目主管業務司局、示范區、管理專業機構與會代表在總結發言時指出,項目組要緊密圍繞新時期重特大災害場景下災情獲取和研判面臨的新問題和新挑戰,從實戰化角度,為災害應對處置的不同階段提供差異化的解決方案,為基層災情管理人員提供易用好用的軟件裝備,力爭中期時形成具有創新性的好成果。

高玉成副主任代表項目牽頭單位對與會領導、專家在項目申報立項和組織實施中所給予的指導、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要求項目組認真學習會議提出的意見建議,認真做好下一步研制工作和中期檢查工作,要密切保持與專家、業務司局、示范區的溝通交流,將項目成果真正轉化為業務提升的技術推動力。

該項目由國家減災中心聯合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中國地震災害防御中心、重慶大學、中移雄安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單位組織實施。項目立足災情獲取和調查評估“拓展廣度、提升精度、挖掘深度”的業務需求,將業務與科研緊密結合,重點突破網絡化獲取辨識災情、格網化融合表達信息、系統化調查評估災害等關鍵技術,通過部省集成應用示范,引領帶動災情管理業務科技支撐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