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普宣傳  /  科普知識
?

副熱帶高壓穩定致長江中下游持續強降水

來源:中國氣象報 時間:2016-07-05 18:00

【 字體:【 打印本頁 】

  截至7月4日,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強降水已持續5天,累計降水量超過100毫米的區域面積約有41萬平方公里。4日,降水仍在持續,桂黔湘鄂蘇皖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分析,相比于此前的強降水過程,從6月30日開始的這次過程持續時間長、雨帶相對穩定、強降水范圍廣、降雨強度和累計雨量大。


  老天爺盯著幾個地方一直下,這是為何?不少公眾對此頗為關心。馬學款解釋道,由于冷暖空氣交匯形成低渦,低渦東移形成雨帶,而副熱帶高壓比較穩定,冷空氣不強,因此雨帶主要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并且相對穩定地維持數天。在此次降水過程中,江淮大部、江漢中東部、江南北部及重慶北部等地累計降水量達到100毫米至250毫米,湖北東部、安徽中南部、江蘇南部、湖南中部和東北部等地累計降水量達到300毫米至500毫米,多地日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


  7月5日之后,副熱帶高壓西伸加強,長江下游地區降水強度將明顯減弱,但長江上游的強降水會呈現增多趨勢,四川盆地西部5日至8日會持續出現強降水。8日之后,強降水區域會向東擴展到重慶、貴州、湖南西部、湖北西部等地。馬學款指出,未來長江上游的強降水與前期中下游地區強降水的疊加效應,會加大長江流域的防汛壓力。


  針對今年第1號臺風“尼伯特”,馬學款說:“目前臺風距我國較遠,對華東沿海的影響還存在不確定性,但是有登陸浙閩沿海的可能,并給華東沿海地區帶來強風雨天氣。臺風的活動會對副熱帶高壓的位置和強度產生影響,引起環流形勢改變,進而影響雨帶的位置和強度?!贝饲?,中國氣象局臺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許映龍表示,在6日前后,隨著臺風逐步靠近我國東南沿海,將會迫使副熱帶高壓北抬,雨帶也會隨之北抬。臺風活動可能會導致輸送至江淮地區的水汽減少,梅雨強度也會有所減弱。


  近期,長江中下游的強降水給多地造成了災害,公眾對于雨帶的移動、主要降水區域的變化愈發關注。馬學款表示,氣象部門關注的雨帶往往是指主要降雨帶,即降水最強的區域,用它的變化來表征雨帶的變化。氣象預報中提到雨帶移動時,并非指其之前所在的區域不下雨了,而是指該區域降水有可能減弱。比如,預報長江中下游后期的強降水將移到偏西、偏北的位置,并不一定意味著長江中下游地區完全沒有降水了,只不過不再是主要降雨區而已。即使在副熱帶高壓控制區,如果局地產生了熱對流,也可能導致短時的強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