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對主汛期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劃重點”
來源:極目新聞 時間:2022-06-05 10:48
6月2日,湖北省減災辦發布6月暨主汛期湖北省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形勢分析報告。據預測分析,6月湖北進入主汛期,也是自然災害高發多發時期。全省總體維持高溫多雨的天氣,短時強對流天氣及連續陰雨的情況均有可能發生,需重點防范區域性、階段性暴雨洪澇災害和局部干旱的情況,同時還要做好防范雷暴大風、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岸等次生災害。
山洪災害可能在多點暴發
6月份,降雨將從“異常偏少”向“總體偏多”逆轉,氣溫將從“總體偏低”向“大部偏高”逆轉,受這些變量因素的影響,湖北防汛抗旱形勢任務可能更具突發性、多樣性和破壞性。
湖北省減災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具體有四個方面特點:一是長江、漢江防汛壓力不斷加重,二是湖庫局部漫潰可能性大,三是山洪突發概率高,四是局部旱澇急轉或干旱少雨的情況有可能出現。
該負責人介紹,隨著梅雨季來臨,省內降水量會不斷增加,以長江、漢江為主的各大江河防汛形勢可能會更加嚴峻,特別是6月下旬至7月上旬,湖北將迎來主汛期的第1次集中降雨過程,這次降雨跨時長、雨量大,對湖北全域防汛都是一次考驗。
據介紹,今年以來,湖北湖庫存水較豐,水位長期偏高。截至5月,全省超正常蓄水水庫數量達800余座,且以小型水庫為主,如遇暴雨洪峰,極易出現漫潰險情。特別是一些山丘區水庫塘堰,發生險情的可能性較大;同時,洪湖、梁子湖、長湖、斧頭湖、汈汊湖五大湖泊總蓄水比歷史同期偏多2成以上,在長期高水位作用下,管涌、潰堤的風險也會不斷加大。
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湖北有74個縣(市、區)、11.29萬平方公里的范圍為山洪災害防治區,隨著梅雨季的到來,山洪災害可能在多點暴發。特別是鄂東北大別山區、鄂西南武陵山區等區域,如遭遇短時強降雨、強對流等極端天氣,極易形成山洪災害。
該負責人介紹,初步預測,今年湖北6月15日入梅、7月5日左右出梅,總體入梅略早、出梅偏早,梅雨期短、梅雨量偏少,且氣溫偏高、降水集中,部分地區要防范少梅、空梅或集中降雨等極端現象導致的旱澇急轉甚至持續干旱的情況出現,重點是鄂北崗地和鄂東部分地區等湖北傳統干旱區,前期降水偏少、目前已顯旱象,發生區域性干旱的概率更高。
暑期應重點防范溺水事故
“6月,湖北高溫多雨的夏季氣候特征更加明顯,因極端天氣誘發的復合性災害事件必然呈現多發重發的態勢?!焙睖p災辦有關負責人提醒,山區“陀子雨”、平原“龍卷風”、城市熱浪和暴雨內澇等因強對流造成的災害均有可能在局部發生。與此同時,進入汛期,在豐沛的雨水作用下,江河湖庫水流水位變幻難測,歷來是人員溺水的高峰期。一方面,端午節前后,湖北有“劃龍舟”等民俗,民眾水上活動會增多,容易產生人員落水的情況;另一方面,隨著暑假的到來,部分家長對孩子看管力度弱,特別是在農村地區,存在大量的河湖水塘等天然水域,更易釀成淹亡事故。
地質災害方面,整體處于高發多發態勢,其主要誘因是氣象水文變化大、修路建房挖地切坡的事件多,其主要類型為滑坡、崩塌等中小型地質災害。
據統計,2013年-2021年以來,全省6月份共發生地質災害709起。該負責人提醒,今年6月,湖北降水過程多、強度大,強對流天氣多發,在多重因素的疊加影響下,發生地質災害的風險將進一步放大,特別是鄂西、鄂西南、鄂西北、鄂東等地區要重點防范。具體來講:三峽庫區、清江庫區、丹江口庫區因水庫水位變化頻幅較大,滑坡、崩塌斜坡類地質災害發生趨勢將不同程度地增加;鄂西十堰、宜昌、恩施,鄂東南黃石等地存在的露天開采礦集區,在汛期持續強降雨過程作用下易誘發崩塌和滑坡地質災害;鄂東武漢及其周邊區域巖溶較發育,受局部水動力循環活動加強影響,存在發生地面塌陷的可能性。
-
聞“汛”而動 平安歸建
——七支國家專業隊圓滿完成遼寧盤錦排澇救災任務 08-31 - 川渝高溫天氣轉折 四省市啟動防汛響應 08-31
- 應對暴雨藍色預警 四川提前避險轉移4.6萬余人 08-29
-
[央視]朝聞天下│臺風“馬鞍”將影響華南地區
國家防總啟動防汛防臺風四級應急響應 08-24 - 陜西省防總啟動省級IV級防汛應急響應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