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登陸點如何確定?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時間:2015-07-09 09:21
臺風登陸是什么意思 臺風形成后,一般會移出源地并經過發展、成熟、減弱和消亡的演變過程。一個發展成熟的臺風,氣旋半徑一般為500公里~1000公里,高度可達15公里~20公里,臺風由外圍區、最大風速區和臺風眼三部分組成。外圍區的風速從外向內增加,有螺旋狀云帶和陣性降水;最強烈的降水產生在最大風速區,平均寬8公里~19公里,它與臺風眼之間有環形云墻;臺風眼位于臺風中心區,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約10公里~70公里不等,平均約45公里。臺風眼區的風速、氣壓均為最低,天氣表現為無風、少云和干暖。隨著臺風的加強,臺風眼會逐漸縮小、變圓。而弱臺風、以及發展初期的臺風,在衛星云圖上常無臺風眼(但是有時會出現低空臺風眼)。 臺風“蓮花”衛星云圖,沒有清晰的臺風眼。 臺風登陸的定義,是“臺風中心整體移動到陸地上”。也就是說,臺風中心在什么地點登陸,就稱“臺風在某地登陸”。 因為臺風不一定都有臺風眼,所以說臺風眼到達陸地的說法是不完全準確的。 臺風登陸點如何確定? 確定臺風登陸點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要根據氣壓、風速、大氣環流等多種相關數據進行綜合分析,才能作出結論。 據介紹,全國的臺風中心定位統一由國家氣象中心確定,并以文本形式告知各省市,再由各地的計算機根據各點準確經緯度“還原”臺風行走路徑。 在確定臺風登陸點時,氣象專家們首先要分析各縣(市、區)氣象站上報的臺風影響當地的實況資料,如氣壓、風速等。這些指數越高說明離臺風中心越近。此外,還需要通過雷達監測臺風中心的經緯度、臺風的路徑及衛星云圖,鎖定臺風位置。在確定臺風登陸點的過程中,還需要用到數對等方面的知識。 由于臺風天性“頑劣”,游走不定,各地氣象部門所監測的數據也會略有不同,所以在預測臺風登陸點的過程中,不同的氣象專家有時會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確定臺風登陸點時,氣象專家們會進行會商,然后給出結論。 (責任編輯:葉海英)
- 6招教你防御臺風 07-24
- 臺風登陸后我們怎么辦? 07-08
- 臺風命名法 05-04
- 關于臺風的基礎知識 04-03
- 臺風接踵而至這些要注意 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