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臺共舞 路徑會怎樣?
來源: 中國天氣網 時間:2015-07-08 13:29
當“三旋共舞”的戲碼上演的時候,如果各個臺風之間保持距離,“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那么這三個臺風就會乖乖地各走尋常路。比如2007年的“羅莎”、“海燕”和“楊柳”,或是2013年的“蝴蝶”、“圣帕”和“菲特”。就像被大人牽著的小孩兒,乖乖跟著副熱帶高壓外圍的引導氣流走。 不過,一旦其中兩個臺風離得太近,那么互相牽絆就在所難免了。當兩個臺風靠近時,它們將繞著相連的軸線成環狀且互相作反時針方向旋轉(南半球為順時針旋轉),旋轉中心與位置依兩個臺風相對質量及臺風環流之強度來決定。旋轉時一個走得快些,另一個走得慢些,有時也可能合二為一。這種現象稱之為“雙臺風效應”或“藤原現象”。 通常當兩個臺風相距1000-1200公里以內(也有說1000-1500公里以內)時,一個臺風的外圍環流會對另一個臺風的路徑產生影響,而且臺風越強、距離越近,對另外一方產生的影響越大。 在2000年以來的“三旋共舞”案例當中,有5次出現了明顯的“藤原現象”,致使至少一個臺風的路徑出現了明顯的轉折。這些臺風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有強度相當的臺風發生互旋的現象,如2010年臺風“南川”和“獅子山”;也有強大臺風牽引弱小臺風的現象,如2002年臺風“查特安”牽引“娜基莉”東行,2009年臺風“茉莉”牽引“芭瑪”東南轉向。 (來源:中國天氣網 作者:阮桓輝 信欣 責任編輯:葉海英)
- 6招教你防御臺風 07-24
- 臺風登陸后我們怎么辦? 07-08
- 臺風命名法 05-04
- 關于臺風的基礎知識 04-03
- 臺風接踵而至這些要注意 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