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然災害綜合風險監測預警業務初探》
來源: 時間:2022-05-15 09:44
自然災害類型包含海洋災害、生態環境災害、氣象水文災害、地質地震災害等。我國的基本國情是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災害損失重。世界有記載的十大自然災害6起發生在我國。構建新時代大國應急管理體系“全災種、大應急”,應急管理部門要當好黨和人民的“守夜人”。2021年2月,國家依托國家減災中心建設“自然災害綜合風險監測預警中心”。綜合風險監測預警工作是對多災種、災害鏈和災害系統的致災承災孕災各要素發展變化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立體化的動態監測、風險評估分析和預警。為了達到集約、高效和精準預警的效果,應當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國家-省-市-縣四級預警體系,包含各級建立綜合風險監測預警信息化平臺,橫向建立各部門監測預警信息共享機制,縱向建立監測預警信息逐級報送機制。同時,災害綜合預警應當與政府、部門及企業預案相銜接,使得預警行動具備法定效力。在國家層面風險監測預警工作中,包含構建“天-空-地-現場”一體化監測體系,致災因子監測(包含降雨、水文、山洪、滑坡等)內容,風險評估分析方面包含洪澇災害風險分析模型、臺風災害風險分析模型、干旱災害風險分析模型、地質災害風險模型、牧區雪災風險模型、低溫雨雪冰凍風險模型等。災害綜合風險監測產品體系包含月度災害風險、每日防汛信息、每日災害綜合風險監測、臺風災害監測分析、旱情趨勢分析等內容。在日常風險監測分析和預警提示方面,可根據風險及時調整優化救援力量部署和災害應對方案;在中長期風險趨勢研判方面,針對災害準備和隱患排查等;在重點區域風險監測方面,研判災害發展態勢,及時科學有效應對,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減少經濟損失。
- 《地球大數據支撐防災減災和可持續發展》 05-13
- 《自然災害虛擬仿真與模擬研究》 05-13
- 《無線微波大數據挖掘與智慧應用》 05-13
- 《國家自然災害綜合風險監測預警業務初探》 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