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數據支撐防災減災和可持續發展》
來源: 時間:2022-05-13 17:00
數據問題是掌握仙臺減災框架和SDGs進程的挑戰。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專項總體目標是建成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地球大數據具備宏觀、動態、客觀監測能力,可對包括陸地、海洋、大氣及與人類活動相關的數據進行整合和分析,可以把大范圍區域作為整體進行認知,為可持續發展目標特別是地球表層與環境、資源密切相關的諸多目標,提供大尺度、周期變化的豐富信息,供決策支持??沙掷m發展大數據公共科技平臺和研究機構,是可持續發展科學研究中心、數據信息服務與技術創新中心、全球可持續發展高端智庫、人才培養與培訓能力建設中心。中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進展評估(2010—2020年)中評估了20個指標,其中中國4個指標整體已接近或達到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2010—2015年,2個指標變差,正在改善的有11個;2015—2020年,無變差指標,16個正改善,中國SDG指標改善幅度較大。在對2013—2019年中國減少災害損失情況的動態監測中,中國自然災害損失整體顯著下降,其中每十萬人因災死亡及失蹤人數由2013年的0.17降低到2019年的0.06,每十萬受災人數由2013年的28739.87降低到2019年的9285.71,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由2013年的0.98%降低到2019年的0.33%。在2015—2019年一帶一路沿線73個國家中,亞非是受到自然災害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亞非地區SDG13.1.1指標有所好轉,個別國家受自然災害頻發的影響指標略有升高。
- 《地球大數據支撐防災減災和可持續發展》 05-13
- 《自然災害虛擬仿真與模擬研究》 05-13
- 《無線微波大數據挖掘與智慧應用》 05-13
- 《國家自然災害綜合風險監測預警業務初探》 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