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安全與韌性》
來源: 時間:2022-05-13 17:06
【 字體:大中小】
【 打印本頁 】
城市安全是國家安全發展的綜合聚集與體現,其中政治、國土、經濟、文化、社會、科技、信息、核、生物安全等皆匯聚于城市之中。而城市建筑與基礎設施是滿足人類生產與生活的最基本要素,是城市概念的集中體現,既是災害的承載體,保護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但同時也是致災體,一旦使用管理不到位,便會極大加重和加大生命與財產的損失,因此,保障城市安全必須首先保障城市建筑與基礎設施安全。要高度重視城市建筑與基礎城市的快速發展,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的多發頻發群發突發,在城市安全面臨巨大挑戰時,我們應該主動應對,大力加強韌性城市建設,要讓城市能夠憑自身的能力抵御災害,減輕災害損失,并合理地調配資源以從災害中快速恢復過來。當前隨著城市化的不斷加強,我國城市發展也面臨著問題與挑戰,具體看來,當前我國城市主要面臨防范預警(防)、診斷評估(診)、治理提升(治)與應急救援(應)不到位的問題,災前準備不足,抗災能力不足,災后恢復緩慢,教訓汲取不夠。因此,只有建設韌性城市才是解決城市災害脆弱性的根本路徑。韌性城市的建設首先要以工程韌性為主,但切不可忽視生態韌性與社會韌性。要堅持底線思維,防范重大事故發生;堅持源頭治理,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同時,在韌性城市建設和城市防災減災中,要做到“防”“診”“治”“應”全域全時全息全方位布局,努力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預警體系;規范開展全壽期診治;打造智慧應急體系,實現城市安全發展。
相關內容 更多
-
《談大型城市極端天氣應對與管理
——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的教訓與思考》 05-13 - 《鄭州“7·20”特大暴雨水災典型案例剖析與反思》 05-13
- 《城市安全與韌性》 05-13
- 《我國極端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與防范的思考》 05-13